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行业新闻 >

产权市场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做好“三统一”

发表时间:2023-07-12 15:58:19

编者按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产权市场作为非标资本市场,是我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规范、高效的产权大市场建设任务艰巨、任重道远。本期资本市场关注产权市场发展现状,各地有哪些典型案例以及产权市场如何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有分析称,此举是为加快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造“自由的大市场”。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纲领性文件,其中,产权市场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我国产权市场经过长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交易平台、制度建设等取得了长足进展。当前,产权市场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制度规则统一、行业标准统一、监管规则统一。

制度规则和信用框架仍有待完善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中国产权协会获悉,2022年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产权转让、资产转让、资产租赁等方式及各类自然资源交易,助力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盘活存量资产超1.66万亿元,全年完成产权转让项目13860宗,交易额4702.38亿元;完成资产转让项目78181宗,交易额4538.84亿元;完成资产租赁项目35261宗,合同总金额829.88亿元;完成自然资源类交易项目63478宗,交易额6497.02亿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志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产权市场经过长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交易平台、制度建设等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统一的制度规则、统一的信用框架、统一的信息发布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数字化转型、数据接口统一、产权数据综合应用方面须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权市场是多种生产要素交易的场所,是进行产权交易的具体场所。产权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是一个多交易品种的基础性资本市场。《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重点提到建立全国统一的资本市场等,但如何实现?具体实现路径是什么?实际上,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多部门分工配合,形成责任清单。


产权市场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产权市场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产权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要任务。”刘志成表示。

他告诉记者,产权市场可以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信息集散功能,通过提高产权市场的透明度,有效破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提高产权与资源配置效率。二是价格发现功能,通过多元化主体的参与,形成更加公平更加透明的产权价格,发挥价格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关键作用,把产权配置到能够产生最高回报的领域,配置到管理效率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经营主体。三是中介服务功能,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离不开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中介服务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市场高效顺畅运转的有力保障,发挥产权交易市场会员服务、会员管理方面的功能可以形成良好的产权交易生态,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在刘志成看来,产权市场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制度规则统一,重点是推进产权市场运行、交易平台管理、交易规则流程、市场规范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规则统一性。其次,行业标准统一,重点是推动产权交易领域的行业标准建设,围绕信用信息、数据接口、信息发布等推动标准实施和应用,支持团体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同时要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再次,监管规则统一,健全的监管体系是产权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推动产权交易标的、交易主体、交易过程、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通过监管规则的统一性提升区域市场和全国市场的联通性。

武长海表示,目前,要紧紧围绕《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的建立资本市场、技术和数据市场、生态环境市场等任务,进行任务分解,形成任务清单,就如河长制那样,形成常态化建设机制,并且要定期进行政策评估。同时,要构建有力的组织协调部门。产权市场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地区,在构建每一个要素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都应当有一个有力的组织保障部门。

推进区域要素资源市场一体化建设

进入新发展阶段,产权市场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融合发展,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已成为趋势。

中国产权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倡导优先推进区域要素资源市场统一。优先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黄河流域、东北三省等区域产权交易机构先行先试、优先推进,进一步通过资本合作、业务合作、人员合作和系统互联,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在全面实现省(区域)产权交易市场统一的基础上,加快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要素交易市场融合发展,推进区域要素资源市场一体化建设,及时总结和推广区域要素资源市场一体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跨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模式,推动实现产权交易市场的全国大统一。

此外,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成为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助力器、区域经济发展的粘合剂;在服务要素市场化改革方面,在建设运营产权、资源、要素非标准资本市场和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挥建设者和示范者的作用;在服务各类市场主体方面,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真正体现市场的公开、公正、公平,阳光透明和市场价值。

专家表示,相信快速成长、高质量发展的产权市场,能够在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服务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产权市场发展必由之路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产权协会党委书记、秘书长  夏忠仁

新时期产权交易行业正以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为助力国资监管、国企改革、服务公共资源和各类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产权市场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交易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贡献了“产权智慧”和“产权力量”,现已具备信息积聚功能、价格发现功能、制度规范功能、中介服务功能、投融资功能和要素资源配置功能等六大功能。

2022年,产权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2.50万亿元。2012年至2022年,产权市场累计交易额达到113.39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5.9%。目前,产权交易机构中,80%以上实行公司制,其中,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重庆、甘肃、广州、深圳的产权交易机构已组建交易集团,天津、内蒙古、上海、陕西、新疆等在筹划组建交易集团。与此同时,交易机构拓展与金融、投行等机构合作,与境内外并购市场、证券市场和资管市场对标联动,提升辐射范围和服务能级。

产权市场在国民经济深化改革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产权市场已发展成为与证券市场对应的非标资本市场,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已初见成效。中国产权协会建设的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对接了61家交易机构,实现产权市场信息化建设全国“一张网”。截至2023年5月,该平台成交公示项目19.9万宗,总金额超过4.5万亿元;累计披露项目53.7万宗,总金额7.5万亿元。

交易机构加强跨区域协同,形成了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黄河流域要素市场联盟、东北区域产权交易机构联盟、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川渝产权共同市场等区域组织,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产权市场自诞生以来一直担负着国有资产阳光流转、保值增值的使命。当前,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交易进场制度已形成。有6家交易机构获得中央企业国有资产全口径交易资质、36家交易机构获得中央企业实物资产转让资质、13家交易机构获得中央金融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资质。

不同业务类型的国有资产通过产权市场进行交易。在资产租赁方面,有68家产权交易机构开展企事业单位资产租赁业务;在企业采购方面,有33家产权交易机构开展企业采购业务,其中,13家机构搭建了企业采购电子平台。中国产权协会近期正建议国务院国资委鼓励、引导和督促国有企业利用产权交易机构的电子采购平台实施招标采购,实现采购业务阳光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产权交易机构还助力各级国有企业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2022年,产权市场助力各类所有制企业完成混改项目1247宗,交易额3099.2亿元,合计引入社会资本2649.9亿元。产权市场已成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操作平台。

目前,各类要素资源正通过产权市场得到优化配置。在数据要素方面,贵州、山东等地推进数据交易平台搭建,探索数据产权交易,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技术要素方面,陕西、上海等地产权交易机构搭建知识产权交易运营综合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产品创新。在环境权益要素方面,上海、湖北两地分别承建全国碳市场交易系统和注册登记系统,北京绿色交易所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在体育要素方面,北京、广州等地交易机构推动体育领域专业公司股权融资、赛事承办与招商、赛事转播权、运动员转会权、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等项目进场交易。

产权交易机构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到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其他各类公共资源。重庆、山东、上海、广东、江西、深圳等省市以产权交易机构为依托,组建省级公共资源交易集团,形成产权市场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融合发展局面。中国产权协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重庆经验”“山东模式”“广东样板”和深圳、上海、江西的经验和做法,为促进各类产权有序流转、要素流动、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案例【北京产权交易所:促进各类资源高效流转】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孙兆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产权市场已成为我国要素市场建设的先锋力量。在数字化变革的大背景下,北京产权交易所积极服务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涉公资产进场交易,这对于持续推进产权市场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

北京产权交易所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各类市场主体的闲置资产盘活业务,有力地推动了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以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

“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的“中石化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安庆分公司港贮、液化气设施资产转让项目”为例,上述项目盘活的存量资产为中石化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安庆分公司持有的油品码头和油气输送管线资产,项目创新性地采用“资产转让网络竞价+资产拆除密封报价”的交易模式确定受让方,最终以520%的高溢价成交,实现了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同时,项目交易方案约定转让方在拆除过程中分期支付拆除费用,严密把控拆除进度,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拆除工作的安全性。



北京产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大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改造搬迁,大量生产设备需要拆除和处置的阶段,该项目的创新做法实现了资产安全拆除和价值最大化的双重目标,对同类企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另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产权交易所多年来充分发挥阳光化、市场化的平台属性,在服务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盘活存量资产18000余项,交易金额超1200亿元,涉及转让非主业非优势企业产权、房屋租赁、行政事业单位和司法机关资产处置、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危机资产处置以及各类银行、资管机构债权处置等多种类型。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2022年共有365家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完成增资引战,交易金额2755.6亿元。

北京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戈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未来,北京产权交易所将继续充分发挥‘汇聚项目、汇聚投资人、汇聚专业服务’的平台优势,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各类资源高效流转,为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贡献力量,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助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北京产权交易所作为服务国资国企改革的交易平台,在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钢朗泽”)拥有一项生物发酵技术,能够将炼钢过程中的工业尾气直接转化为生物乙醇,同时,联产高附加值饲料蛋白以及天然气,从而实现钢厂尾气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2016年首钢朗泽完成整体工艺的技术集成,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为可产业化的实用技术,正式拉开运用增资推动产业化的帷幕。

2018年—2022年,短短四年时间,首钢朗泽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了四轮增资扩股,完成了全球首套大工业装置的示范落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在“双碳”战略目标下,项目“从1到N”的快速推广与复制,帮助首钢朗泽成为合成生物学和CCUS领域标杆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钢铁冶金等产业尾气高效、清洁利用找到了新途径。

北京产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年内,首钢朗泽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连续增资,展现了一家科技型国有企业积极利用产权资本市场助力企业“三级跳”,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产权资本市场见证了首钢朗泽的资本结构不断优化,企业价值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朱戈表示,北京产权交易所多年来积极开展产权转让、企业增资、资产转让以及服务行政事业单位盘活闲置资产、服务民营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等业务,已经发展成为产权行业的领先机构。与此同时,北京产权交易所在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也在不断探索特色做法,主要包括服务国有企业存量房屋公开招租、助力企业加快处置闲废物资类资产、开展土地二级市场交易促进存量土地高效利用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未来,北京产权交易所将持续加大业务实践、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在行业的推广与共享,与全国各地交易机构携手共同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朱戈说。


(文章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刘慧 夏忠仁 孙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