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12-22 17:00:15
烟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龙口分中心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公共资源领域营商环境,持续推出新举措,充分运用“互联网+招标采购”,实现线下到线上交易的转变,在降低各方交易主体成本的同时,逐步提升交易效率,不断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综合管理和行业监督部门提供交易保障、信息服务和监督支持。
(一)实现进场交易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交易流程从“纸质化”到“电子化”跨越,进场交易的招标投标当事人包括招标人、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成员、交易中心、监管部门,全部通过电子身份数字证书(CA证书),在烟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电子签名,根据身份权限进行相应操作,项目从上传入市交易项目信息、预约开评标场地、评委抽取场地、发布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含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文件)、下载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及答疑补充文件、投标、开标、评标、公示、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监管部门在线监督等所有环节均通过烟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操作,交易平台如实记录招标采购过程所有数据信息,并采用身份识别、权限控制、加密病毒防范等技术,确保数据电文不被篡改、不遗漏和可追溯。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现了从线下交易到线上交易的转变,变“服务对象路上跑”为“交易数据网上跑”,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交易成本。
(二)实现进场交易项目“不见面开标”交易全覆盖。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按照烟台市疫情防控与高质量发展“两不误”“五个全面”全力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有关要求,龙口市暂停工程建设项目现场交易活动,全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不见面开标”交易,将“现场开标”转为“线上开标”。2021年2月又全面推行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交易。“不见面开标”交易在疫情期间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现场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努力的同时,颠覆了必须场内交易的模式,彻底摆脱物理环境的限制,让投标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有效降低了投标人现场交易的制度性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为交易各方主体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2020年至今进场交易的76个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工程58个、水利工程14个、交通工程4个)和2021年2月至今进场交易的324个政府采购项目,全部实现“不见面开标”交易。
(三)实现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规范化、常态化运行。借助烟台市电子辅助评标系统和远程异地评标视频系统,打破物理时空屏障,实现评标专家资源的共享,评标专家能够在不同地点远程同时评标,远程在线同步打分,实时异地“面对面”交流。推行远程异地评标,让评委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进一步提高评标质量,降低评标成本,提升监管效率,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开、高效、透明。在2021年7月23日首次完成市县两地远程异地评标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县域之间两地、三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截止目前,共完成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11次,涵盖了建设、水利、交通等各领域工程建设项目。
龙口分中心
2021年12月22日